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女性健康研究》 > 201611
编号:13626060
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6月1日 《中外女性健康研究》 201611
     【摘要】目的: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。方法: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者80例,分别给予TAPP、TEP两种治疗方法。将接受TAPP治疗者定义为A组,将接受TEP治疗者定义为B组;对比两组手术时间、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和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腹股沟疝复发率。结果:1)两组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比较无差异(P>0.05),两组手术时间级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(P<0.05);2)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无差异(P>0.05)。结论:TEP和TAPP均为治疗腹股沟疝安全、有效的手术方法,TEP在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TAPP;TEP;腹股沟疝;复发率

    腹股沟疝为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疾病,欧美国家发病率约为1‰~5‰,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高达1%~5%。目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有以下两种: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法(TAPP)及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法(TEP)。TAPP是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经典术式,具有损伤小、术后恢复快的优势[1]。TEP不进入腹腔,对腹腔干扰少,技术路线合理。因此我们拟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者,分别给予上述两种治疗方法,现将治疗疗效报道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 一般资料

    收集2013年2月至2016年1月我院诊断为腹股沟疝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,分别给予上述TAPP、TEP两种治疗方法。将接受TAPP治疗者定义为A组,将接受TEP治疗者定义为B组。A组平均年龄、性别、部位分别为(52.4±2.8)岁,男性34例、女性6例,左侧22例、右侧18例;B组依次分别为(53.9±3.4)岁,男性35例、女性5例,左侧23例、右侧17例。两组性别,年龄、手术部位无差异。排除标准:1)纳入研究时脑、肝、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;2)患有恶性肿瘤者。

    1.2 方法

    1.2.1 对照组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,取仰卧位,脐下缘作切口,牵开腹直肌,沿腹直肌后鞘向下分离,建立气腹,置入腹腔镜,逐步分离Retzius间隙和Bogros间隙,显露耻骨联合、Cooper韧带、精索等解剖标志。对于剥离困难的斜疝疝囊,高位结扎后,离断疝囊远端旷置,分开精索和腹膜。送入补片后平铺覆盖整个耻骨肌孔区域,不包绕精索。

    1.2.3 研究组手术方法 麻醉后,平卧位脐缘做切口,建立二氧化碳气腹,探查腹腔后无特殊情况后,置入Trocar作为操作孔。于疝环上方自脐皱襞至髂前上棘切开腹膜,分离腹膜瓣,于内环口横断疝囊。显露手术解剖结构,将补片剪裁钥孔后平铺于腹膜前。将腹膜瓣用疝钉枪钉合覆盖补片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

    对比:1)两组手术时间、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;2)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腹股沟疝复发率。

    1.4 统计学方法

    采用SPSS 16.0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,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,两样本率用x2检验法,以P<0.05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
    2.1 两组手术时间、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对比

    两组术后24小时疼痛程度比较无差异(P>0.05),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(P<0.05),见表1。

    2.2 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腹股沟疝复发率

    两组手术后并发症及术后6个月腹股沟疝复发率比较无差异(P>0.05),见表2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腹股沟疝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,随着微创外科的迅速发展,腹腔镜下疝修补术逐步在临床中开展。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对腹股沟疝患者采取TAPP、TEP手术,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差异。

    TEP在手术中必须熟悉掌握腹股沟区微创解剖,如腹膜前间隙、腹横筋膜、Cooper韧带、腹壁下血管、Hesselbach三角、“疼痛三角”、“死亡三角”等。我们在进行TEP手术中,总结出以下几点:手指在腹直肌与腹直肌后鞘间作充分分离,尽量给予腹腔镜充分的手术空间[2];将疝囊与输精管和睾丸血管分离开后用丝线结扎,剪开远端疝囊,敞开分离更容易将疝囊剥离出来;放置补片前精索需与腹膜分离至“腹壁化”。TEP手术的优势有以下几点:1)创伤小、恢复快[3];2)避开了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行走层面,术后并发症少;3)更符合生理学,比前入路无张力修补术更科学[4]。TAPP操作方便,便于临床医生掌握;适应症为肿物最大径<2.5cm,凝血功能正常者;禁忌证为肿物贴近皮肤有切破皮肤可能者。本次研究中,我们将补片直接铺于腹膜前,补片剪裁钥孔后可以更好地塑形,术中通过螺旋钉起到稳妥固定,术后复发少。

    综上所述,我们认为TEP和TAPP均为治疗腹股沟疝安全、有效的手术方法,TEP在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优势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[1] 曾志峰.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疗效比较[J].按摩与康复医学,2015,17(02):78.79.

    [2] 高少利.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[J].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05):35.37.

    [3] 王刚,涂建成,江飞.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[J].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,2015(23):1987.1990.

    [4] 施雪松.腹股沟疝手术TEP术式与TAPP术式的临床评价[J].医学临床研究,2015,32(01):157.158., http://www.100md.com(唐雪红)